好像今年没过一样,就连 wrapped 视频里面的背景音乐都和去年差不多。今年这首 Sweet Hurting 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怎么就到了Top4,也是有够奇怪的。然后泰勒斯和 And then you 已经是连续四年都在 top5 了。我把 2023 2022 以及 2021 的总结图片也放在了后面,录屏也放在了最后面,滑动图片到最后即可查看。
好像今年没过一样,就连 wrapped 视频里面的背景音乐都和去年差不多。今年这首 Sweet Hurting 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怎么就到了Top4,也是有够奇怪的。然后泰勒斯和 And then you 已经是连续四年都在 top5 了。我把 2023 2022 以及 2021 的总结图片也放在了后面,录屏也放在了最后面,滑动图片到最后即可查看。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其实 11 月 20 日就已经出来了,只是今天看到 Spotify 也要出 Wrapped 了才想起来。从八月份我的 Spotify 由于车主没法继续支付后,我就转到了 YouTube Music,使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也听了很久了,这是我的年度报告。
这些内容来自 2017 年 10 月 5 日 的一篇推送文章,「这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 当时我还是很勇敢,可以大胆的向身边的朋友采访,我拿着「当你______的时候,你觉得自己不再青春了?」这个问题去私聊大家,收集到了这些回答。
里面很多 ID 我一看到都会有一张脸浮现,或许是我看过你们在动态里面更新过自己的照片,或许是我见过的真人。你们还记得这些文字吗!
虽然按照 QQ 等一些软件根据日期来确定年龄大小,我现在还是 25,但总归这一岁是快要画上一个句号。这一年有太多的不开心,青春又似乎总是和快乐挂钩,如果青春还在,或许快乐是不是也还在……所以这次想要采访的问题是「在你的 25 岁之后,你有过的特别开心的事情吗?是______」
我在想如果我被问到这个问题,不多加思考的话,我可能脱口而出「没有」,开心这两个字都太沉重,25岁以来的我,总觉得是负担不起。
再仔细去想,也会有些许日常的片段,和朋友在一起、当舅舅了、体重秤显示我 130、家人在身边……这些开心都很真实。
我从 2016 年 开始在这里写东西,有时频繁像营销号,有时又像一个僵尸号,慢慢吞吞走到了这里。这些日子,变化巨大,公众号的影响力早不如从前,网民的选择变得丰富多样,抖音小红书逐渐成为新的社交影响力平台,公众号对新的网民来说更像是独立博客,圈子越来越明显。看似有不同的圈子可以选择,实则是一个个的圈子不停的在套牢我们,选择变的越来越匮乏。曾经,宇宙的尽头还不是考公,是星辰和大海;爱情还不是明哲保身,是轰轰烈烈;土木机械生化环材还没改名为智能制造智能医学;我也不是无话可说,是畅所欲言……所以,好的选择到底是什么。
无论选择什么,此刻,都希望你开心。
体重是来到了130,之前是一直120,可这看着还是一身瘦骨,我妈倒是说我好像又长高了。
前些日子和朋友(172)还有他对象一块吃饭,走在路上聊到身高,我说我178,他对象一脸不相信,说我和朋友应该差不多高吧😭;我说我早俩月体检是177.5来的,然后他对象说你们男生报的身高都不可信,好吧,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
在合租群里面加入了一个一年的 YouTube Music,虽然最近有很多消息显示订阅地区和账号地区或者使用地区不一致容易出问题,还是希望能稳定一点吧。这个 YouTube Premium 是土区的,但是家庭组是香港地区的账户,透过 App Store 订阅的。其实我也有土区的帐号,不过我只订阅了土区的 iCloud,和家人在共享,但是我实在不太想继续折腾去找一起拼车的队友,然后开个人的又不划算,索性算了。如果你正在用 iOS,开个土区的车还是很方便的。
土区这些年苹果也一直在涨价……
然后是如果有合适的菲区 Spotify 我还是很愿意加入啊!在豆瓣上的 Spotify 小组加了一个人微信,说菲区的 Spotify 要季度支付,每个季度 45 元,我心想这是在想啥呢,赚钱也不能这么做啊,貌似菲区的家庭版一个月就是 32 人民币,然后可以供 6 个人使用,即便是开车的车主不出钱,32 /5 也应该是 7 块钱一个月,一个季度 21,这 45 都翻倍了,我还不如开个澳门区的学生会员。想要菲区还是不想丢了我已经连续了三年的 Spotify Wrapped。